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新冠疫情“降级”,公众应如何对待?

时间:05-07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38

新冠疫情“降级”,公众应如何对待?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当地时间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5月6日凌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病毒还会存在,但大流行已经过去。新冠疫情暴发后,世卫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按特殊程序确认的不寻常公共卫生事件,它意味着疾病的国际传播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世卫组织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当前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ICU住院人数、病亡人数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第二,新冠病毒虽然持续变异,但变异株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第三,全球来看,通过人群的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已经建立比较良好的人群免疫屏障。第四,3年多来,各国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护设备、药品等多方面能力都在加强。梁万年表示,“综合这些要素来看,人类抵抗力与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也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当然,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新冠病毒对公众的危害消失了吗?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五一”假期前一周,4月21日-4月27日,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检测阳性率4月27日为4.4%。此前三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专家认为,全国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五一”假期人群流动、聚集情况,新冠感染的风险会高一些,尤其是对于此前并未感染过新冠的人群。病毒学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流行病回溯研究显示,每一个人都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也就是说,没有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在后续仍有极大可能性被感染。“五一”假期结束后,出现了“补阳”的情况,此前没有被感染的人在这一次“阳”了。此外,对于此前感染过新冠的人群来说,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仍有二次阳性的可能。5月6日凌晨,张文宏在其个人微博种表示,这次“五一”劳动节,全国人民大旅行。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显示,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系统没有造成压力。常荣山介绍,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BA.5.2及其亚分支和BF.7及其亚分支,以及最近的XBB.1.16,XBB.1.19.1,致病性和致死率在不断降低。但新冠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来讲,再次感染的症状会越来越轻。但对于免疫低下的人群,包括过敏体质、真菌感染人群等,一方面更易感染新冠,另一方面,症状也基本不会减弱,甚至会加重。对于新冠疫情“降级”,公众应如何对待?常荣山认为,新冠病毒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仍有小部分人群在感染后症状较重,或出现“长新冠”的症状。出于对自己健康的保护,公众仍有必要做好防护措施,包括在人群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勤洗手等。梁万年表示,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并不意味着我国就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包括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界面新闻注意到,为了补齐免疫水平差距,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印发《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未感染的目标人群按照既定免疫程序及其时间间隔要求完成后续剂次疫苗接种。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还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将佩戴口罩的不同情形和场景予以明确。其中,公众疑似感染和感染后阳性期间、身边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以及去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场所期间应该佩戴口罩,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进入超市、影院和会议等人员密集场所时,官方建议是佩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向新华社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城市社区、哨点医院、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进行监测,不断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做好风险研判。我们要继续做好监测预警,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科学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态。世卫组织决定发布后,遗传学博士、药企研发科学家周叶斌5月6日公开发文称,我们仍然要认识到新冠对高危人群的威胁不能忽视,人群免疫水平也会随时间出现下滑导致感染波动,而新冠病毒的持续演变也意味着这个病毒不会被人群免疫屏障消灭。因此,当新冠不再是全球大流行,不代表新冠病毒消失了,甚至也不代表新冠疫情消失了,而是督促我们需要开始更长远地应对新冠。周叶斌指出,各国需要建立长期的新冠应对方案,“比如,新冠病毒监测未来需要纳入到包括流感病毒监测在内的长期系统中。新冠疫苗也不能再沿用大流行时期隔几个月临时决定要不要再增加一针疫苗的随机打补丁方案,而是需要将其纳入到常规疫苗接种项目中。”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